您的位置: 首页 > 雷速电竞 > 足球直播

央视新闻“正直播”:主流媒体“直播态”再造雷速体育- 雷速体育app下载- 足球篮球专业平台

发布日期:2025-09-08 22:24:54 浏览次数:

  雷速体育,雷速体育直播,足球直播,篮球直播,网球直播,体育数据,雷速体育比分直播,雷速体育app下载,雷速体育比分官网,足球比分,雷速体育投注,雷速体育下注,雷速体育网页版,雷速比分,雷速电竞在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受众变迁与时代使命的多重驱动下,新媒体直播已成为主流媒体拥抱变革、引领舆论的常规方式。从发展脉络来看,主流媒体的“直播态”大致走过了由重到轻、从一到多、由表及里的演变历程:从依赖专业团队、大型设备的“重直播”,到凭借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实现“轻量化”生产;从对重大事件的仪式化关注,到向日常生活、垂直领域等更广泛范围的延伸;从专注于内容呈现,到以直播为纽带打破内外壁垒、构建生态体系。

  传统意义上的直播是与录播相对应的概念,指广播电视媒体将节目录制与播出同时进行的生产传播方式。例如,1997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香港回归祖国连续72小时电视直播,收看人数达到9亿以上。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将直播从“特殊武器”变成“常态手段”,三峡截流、神舟五号发射、“5·12”汶川地震、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一系列直播报道与观众见面,推动电视新闻进入“直播以频道为保证,频道以直播为特色”的新时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以视频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新媒体直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社交传播方式。《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成功突破8.3亿,占网民总数的75.2%。在这一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引入“轻直播”模式。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创新推出长达600多小时的慢直播,吸引了过亿网友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进行“云监工”。

  传统新闻直播有很高的技术“护城河”,涉及多机位拍摄系统、信号调度与切换系统、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移动演播室系统等技术要素,需要摄像师、灯光师、现场记者、主持人、导播、字幕、音频、视频、微波、动力等十几个工种精密配合,属于“高端手艺”。与之相对应,新媒体直播属于“轻直播”,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高清拍摄、5G信号传输、多平台发布等工作,大大降低了直播门槛。手机设备的普及性、便捷性、轻量化、高性能等特征,使“全民直播时代”成为可能。

  相较于电视的录播剪辑、报纸的文字转述、短视频的片段呈现,新媒体直播通过对现场声音、图像的即时捕捉与传送,构建起一道让观众“穿透屏幕触摸现场”的桥梁,直播镜头里未经修饰的声音与真实的现场,能够瞬间将观众拉入事件中心。例如,2025年6月,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多轮军事冲突,央视新闻持续推出9期“关注以色列伊朗大规模冲突”独家新媒体直播,近距离的现场直击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之中,相关直播多平台总观看量超1.04亿。

  与将“已经定格”的事实传递给观众相比,新媒体直播有着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呈现的是“现在进行时”。一方面,通过直播观众能够实时了解最新消息;另一方面,事件进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让观众始终处于悬念状态,让人真切感受到“此刻正在发生”的紧张与迫切。例如,2024年6月,强降雨频繁侵袭多地,防汛救灾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央视新闻客户端在广西河池、湖南怀化、江西九江等多地迅速开启防汛救灾现场“正直播”,引发全社会对救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相较于传统电视直播用精心制造的“媒介事件”把观众凝聚为“想象的共同体”,新媒体直播则兼具仪式化的“媒介事件”和街头式的“即兴表演”特征,主题更多元、内容更宽泛、形式更鲜活,更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央视新闻“正直播”每年开展的4000多场直播中,不仅有重大主题、重要事件,更有传统文化、医疗教育、农业生产、民生服务等丰富内容。“权威且接地气”的品牌形象不仅显著提升了影响力,也有效吸引并留存了用户,仅2025年上半年,全网总观看量即达39.5亿。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新闻新媒体与新闻中心深度融合,时政、采访、节目等核心资源一体共享,大屏、小屏两翼分发,形成“一体两翼”格局。因此,凭借在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内国际重大事件报道中具有的“独家、首发、深度”核心优势,央视新闻“正直播”的“全网新媒体直播第一品牌”地位不断夯实。例如,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精心推出《扬帆奋进向新程》独家主题直播,实时发起“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等11场程序性直播,各平台累计观看量近2亿。同时,在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哔哩哔哩、头条、百度、优酷、知乎等同步开启相关直播37场,有力提升了全网传播力和覆盖面。

  央视新闻具备“在一分钟之内发起正直播”的能力,在重大国际冲突、突发自然灾害、重要政策发布现场等,能凭借遍布全球的记者团队快速启动直播报道,打破时空限制,将真实全面的现场信息呈现在观众眼前。2025年3月,缅甸突发7.9级强震,央视新闻在当地通信中断、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的极端条件下,持续推出《现场直击|缅甸发生7.9级地震》等5场直播,总观看量超4020万,为抗灾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特别是被困超120小时的男子成功获救的过程通过新媒体直播成为全网独家现场,在废墟旁传递出的生命信号牵动着全球观众的心弦,直播间里观众纷纷留言,表达对受灾民众的关心与祈福。

  再如,敏锐洞察观众对前沿科技的强烈好奇心,推出“顶级实验室”系列直播,总台主持人劳春燕、何岩柯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磕科团”,带领大家近距离领略改变世界的科研力量。以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一等奖的《顶级实验室丨在地下700米捕捉宇宙中的“幽灵粒子”》为例,直播以独特的实地探访视角和精妙的现场演示,将中微子这一被誉为宇宙“幽灵粒子”的神秘存在,从高深莫测的理论殿堂带到大众眼前,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实验室的先进设备与科研人员的执着坚守。此外,“非遗里的中国”系列直播首创“边走边演”模式,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医学公开课”“健康公开课”等一系列垂类直播在健康科普领域成功破冰……

  当直播间的下单声与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时代议题同频共振时,直播带货便不再是简单的流量变现,而是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全新路径。央视新闻“正直播”的一系列带货探索证明主流媒体具备用传播力激活社会资源、用公信力提升消费信心、用影响力引导价值观念的能力。2025年5月,“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启动,央视新闻联手抖音平台推出“外贸好物  越购‘粤’爱”外贸优品专场直播活动,这场仅3个小时的直播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超1.4万笔订单,成交额509.54万元,直播累计观看482.5万,曝光量超6692万,彰显了主流媒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